“0元買課,打卡滿xx天,學費全額返!”近年來,伴隨在線教育平臺的火爆,“打卡0元學”“打卡返現”等營銷模式遍地開花。按照該模式,用戶先付費購買課程,在一定期限內打卡學習后就可全額返現。
但事實是,“打卡0元學”正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投訴熱點。據不少消費者反映,按要求完成打卡后申請返現,卻無法得到退款。
“已經幾個月沒有給我們返了,當時心情低谷,沒有好好思考調查就被騙的買了課程?,F在怎么投訴都沒用,一拖再拖,根本視合同于無物?!苯衲?月底,張先生在社交軟件上寫下自己在開課吧平臺遭遇的返學費難問題。
張先生告訴時間財經,開課吧承諾的學費返現基本都會推遲,且需要不斷投訴才會予以兌現。
此外,張先生還表示,“開課吧打著獎學金班的名義,如你每個月上夠60%的課,會把學費總數分6個月返回。我覺得企業是拿這些錢再賺別的錢。此外,合同中也有隱性規定,比如班主任會在月底給你多加課程,有可能會讓你完成不了60%的規定。其次,就是機構從來不會按合同中說的月底返上個月的現金,最晚會拖遲近兩個月?!?/span>
事實上,3月15日,在第三方平臺黑貓投訴上檢索“開課吧”,得到超2800條結果,其中以“誘導消費”、“拒絕退款”等內容占較大比例。同時,在知乎等社交平臺上,也有多位網友發文表示開課吧存在虛假宣傳、拖延退款等問題。
官網顯示,開課吧于2013年正式上線。2020年8月,開課吧正式宣布從慧科集團拆分,并獨立獲得A輪融資5.5億元。2021年7月,開課吧再宣布完成6億元B1輪融資。
短短一年內連獲兩輪融資共計11.5億元的開課吧,采取的也是預收學費的方式。不過,中消協于一周前發布的《2021年校外教育培訓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顯示,當前校外教育培訓行業存在的問題就包括虛假宣傳手段多、預付式消費風險大等。
《報告》指出,一些培訓機構以折扣優惠誘導收取大量預付費,后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倒閉、跑路后預付費用難以追討;部分培訓機構為規避“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費用”的規定,采取買3個月贈3個月課程、分班次付款等方式,變相提高單次課程和總的培訓費用;有的預付費用時被誘導辦理“消費貸”,機構關門后無法上課卻仍需按期還貸。
在線教育分析師陳禮騰對時間財經表示,教培行業投入回報周期長,為加速回籠資金,機構會一方面想辦法擴大獲客量,另一方面則會采取預付費形式,這也導致教培機構投訴問題不斷,“退款問題和網絡欺詐是在線教育主要存在問題?!?/span>
“一般打出0元買課、學費全額返的機構多半是騙局,機構采取這種模式只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再以各種理由不退款,或者引導消費者再次消費?!苯逃龑<倚鼙鎸r間財經表示。
此外,熊丙奇也補充強調表示,企業推出的0元學營銷模式從長期來看肯定是不可持續的,消費者需警惕陷阱,拒絕低價騙局。
0元網課?分期貸款5980!
開課吧的問題似乎不止于此。
據張先生自述,除按要求完成課程后申請返學費“難”外,開課吧還存在師資力量與宣傳完全不符,以及引導學生通過貸款購買其課程等。
3月14日,時間財經查閱開課吧官網發現,官網首頁展示多款價格為0元的體驗課。以課程“0基礎短視頻帶貨實操班(一部手機就能快速穩定變現)”為例,該課程展示299元劃線后的產品標價為0元,講師則為每月變現過億的孵化達人“透透糖”。此外,課程展示多個亮點:透透糖親授,在家就能拍出爆款短視頻,人人可做,快速變現……但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今年2月,有用戶在黑貓投訴上發帖表示,“根本不是所宣傳的效果,錄播課居多,唯一的直播課還不是透透糖?!痹撚脩舻耐对V內容顯示,其在開課吧平臺使用未來芝士分期支付5980的透透糖短視頻課程,交了一期498.33后,發現根本不是所宣傳的效果,且都是錄播課程。此外,該用戶還表示,自己在學習群里根本得不到任何學習內容指導,其跟開課吧平臺簽署的協議,也是在付完款之后才發的在線合同。
從變現效果來看,也有消費者投訴表示,開課之日起往后的4個月內,其所在班級約63個人,除2人變現且變現金額不過200元(宣傳案例是一個月變現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與宣傳的立刻變現不符)外,其他人均未變現。
“我感覺很多老師就是那種很年輕的,但打著自己教了很多年的旗號,其實對于考研課程是完全沒有經驗的,這與他們的宣傳極度不符?!睆埾壬硎?。
對此,重慶盟昇律師事務所主任羅開誠律師也告訴時間財經,機構上述行為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明顯涉嫌違法,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一旦相關部門查實該機構涉嫌虛假宣傳,被套路的消費者可積極向機構通過法律途徑最高獲得已付款項三倍索賠,同時有權向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其虛假宣傳行為。
被指“誘導借款買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位消費者提供的與開課吧簽訂的協議截圖中,相關退款規則顯示,消費者通過分期、貸款方式付款的,退款需要扣除分期付款手續費,其中就包括芝士分期,退款費率為3%。
“我覺得開課吧最讓我難以接受的,就是他鼓勵很多人借款來購買他們的考研班,但備考研究生的大部分都是學生,在開課吧無法按時保證將課程費用返還的情況下,他們還是鼓勵大家借款?!睂τ诮杩钯徺I課程的問題,張先生則如是對時間財經表示。
2021年11月下旬,有用戶投訴表示,自己曾于2021年8月在開課吧銷售老師誘導下報名公務員線上培訓課程并辦理芝士分期,其銷售老師對其表示,隨時可以辦理退課。隨后該用戶與開課吧APP簽訂網絡培訓協議。但由于家庭原因, 導致該用戶無法繼續支付余下分期。隨后在其多次找該機構申請退款和取消芝士分期未果情況下,該用戶也將開課吧投訴至海淀區人力社保局。
對此,海淀區人力社保局回應表示,可根據信件內容,先行與機構開展行政調解,若機構未能在一周內為來件人辦理退費,建議來件人通過司法渠道繼續維權。一周后,該用戶表示問題并未得到解決。
3月15日,以“開課吧+芝士分期”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上檢索,也得到200余條結果。有用戶發帖表示,開課吧并未告知其芝士分期是貸款,并會影響征信,“在開課吧報了一個剪輯視頻的班,隨后老師就開始誘導貸款,說可以先學后付,分期付款。但簽合同的時候只告訴我芝土未來是一種付款方式,可以分期付,沒有說明是貸款,會影響個人征信?!?/span>
退款“難”,售后態度惡劣
開課吧更為引入關注的還有退款“難”的問題。
在肖女士看來,自己完全符合開課吧退款規則和流程,但依然只能靠多番投訴來解決問題。
肖女士對時間財經表示,她于2022年2月6號購買開課吧教育碩士課程,于次日覺得不滿意后提出退款。8號售后接待她后卻被告知要等20工作日才可以退費,“主要是無理由推遲退費,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為什么要20個工作日才能退費。同時,退款時間都是他們定的,一會預計一周,一會預計一個月。此外,讓我覺得難受的是其服務態度極差,客服只管反映,銷售管不了,售后不理人,每次都要投訴才能得到回復,投訴以后售后也不與你解釋,全程態度極差,很是惡劣?!?/span>
而據肖女士反應,開課吧對其承諾的就是不滿意可退,“但我在退費過程中,了解到有一位學員歷時9個月才以訴訟的形式拿到退款?!?/span>
今年1月,中消協發布的《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下稱《分析》)顯示,根據2021年服務大類投訴數據,教育培訓服務居于服務類投訴量前五位。與2020年相比,教育培訓服務投訴量比重上升1.99個百分點,并進入服務類投訴前十。
《分析》報告也明確指出,校外教育培訓退款難已經成為新問題。其中,就包括部分培訓機構存在如夸大教學效果、夸大師資力量、編造用戶評價,作虛假宣傳、保證性承諾等的違法行為,以及部分培訓機構隱瞞貸款風險,誘導學員辦理培訓貸,而在發生糾紛后,消費者可能面臨無法上課仍要繼續還貸的情況。
屢登海淀區消費“黑榜”
事實上,過去一年,在北京海淀市場監管官微發布的消費警示“黑榜”上,開課吧曾4次被點名。其中,在2021年4月的北京海淀市場監管發出的消費警示中,北京開課吧教育有限公司(開課吧)被指“無證辦學”。
2021年4月、5月、6月以及8月,北京海淀市場監管官微分別發布的“關于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警示”顯示,開課吧連續因投訴數量大、解決率低被點名。
官方披露顯示,開課吧在被通報的4個月內,共接到投訴69條,解決率最低的一個月為15.38%。
羅開誠律師也告訴北京時間財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相關規定,如機構未取得辦學資質,其與消費者所形成的教育培訓服務合同也屬于無效合同。開課吧的“無證辦學”行為也明顯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
值得關注的是,前述《分析》報告也指出,在校外培訓機構產生的新問題中,也存在有些培訓機構經營場所不合規,培訓教師無證上崗,服務質量良莠不齊,承諾不兌現,單方變更服務強制消費者接受,以及對不符合職業資格考試條件的參訓人員,偽造報名資質,承諾保過,事后又以各種借口拒不擔責。
對此,中消協也提醒表示,消費者在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時,要查看所報課程是否符合政策要求,選擇合規的培訓機構,不輕信“名師助陣”“包報名、包拿證”等宣傳,不輕信口頭承諾,任何承諾都應寫進合同;在簽訂培訓合同前,要仔細查看合同條款,特別是涉及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的條款,不要一次性繳納高額費用,謹防培訓貸陷阱和停業跑路風險。參與職業資格類培訓,要事先了解報考條件,防止培訓機構弄虛作假。
針對上述多個問題,時間財經致函開課吧,截至發稿,未獲回復。(北京時間財經 吳珊)
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進行刪除!